秀山網訊 “知止、守中、湛兮”。在秀山縣宋農鎮(zhèn)昭武橋親水公園的沿山步道旁,一面“政清如水”的摩崖石刻引人注目,許多游客和村民都會在此駐足,迎著清風,靜靜地讀上一段人、水、橋交融共生的故事,留下一句“清廉之味淡如水”的人生感悟。
摩崖石刻 宋農鎮(zhèn)供圖
不著己名 橋得以生
在公園內茶園水、張壩溪和梅江河的三水匯合處,一座古石橋橫臥在張壩溪上,該橋始建于道光四年,距今已有近兩百年歷史。相傳某日,一江西商人傅垂昆行至此處欲渡河,船夫見其行頭光鮮,便索要大額錢財方能渡其過河,因此傅垂昆憤憤不平,為了讓更多的窮苦群眾不受這惡人的欺壓,傅垂昆捐資、百姓出力,共同修建了此石橋,橋成之后,傅垂昆不以己名為橋著名,而是以家鄉(xiāng)“昭武”(今江西省撫州市)命名此橋。
昭武橋 宋農鎮(zhèn)供圖
從此,傅垂昆的義舉在這個漁鄉(xiāng)小鎮(zhèn)傳頌開來,抵制歪風邪氣、弘揚新風正氣的良好風尚也延續(xù)至今。“解放前,宋農有一蔡姓大戶,他不忍看見部分百姓流離失所,于是慷慨解囊,自建房屋助民安居;今時今日,宋農新店子又因馬路太窄,車輛無法通行,村民無償讓地、拓寬道路、共謀發(fā)展……”
文以載道 水得以活
昭武橋親水公園內的張壩溪發(fā)源于川河蓋下的納沙河和神洞兩條小溪交匯處,全長約20公里,最終匯入梅江河。宋農鎮(zhèn)依靠張壩溪獨有的峽谷地勢,以清廉文化為基底,在三個相互守望的崖頂上修建清廉文化亭,意為黨員干部要走好每一步,步步登高步步謹慎,知敬畏、存戒懼、守底線。清廉文化亭上不僅成了當地群眾納涼避暑的好去處,也是他們閑暇時商量大小事,相互分享故事的好地方。
宋農鎮(zhèn)將清廉文化與水文化有機結合,從“清水”與“清廉”融合的角度出發(fā),做活水文章,精心打造了具有清廉文化特色的親水公園,游客至此休憩游玩時,不僅能感受碧水青山美如畫,又能了解清廉文化。當我們沿著昭武橋下的張壩溪逆流而上,在碾子河瀑布旁的崖壁上就能看到刻著“上善若水”四個大字,意為干部群眾要像水那樣相親,言語要像水那樣真誠,品質要像水那樣清澈。
碾子河瀑布 宋農鎮(zhèn)供圖
宋農鎮(zhèn)供圖
橋水相依 人得以興
橋作路,水為魂。近年來,宋農鎮(zhèn)圍繞一座古橋——“昭武橋”折射出的時代精神和“水文化”蘊含的清廉之意,踏上了旅游發(fā)展的快車道。
盛夏的六月,筆者在親水公園看到,前來打卡玩樂的游客絡繹不絕,他們或到昭武橋聽清廉故事,或到張壩溪戲水漂流,真正實現寓學于樂、寓教于樂。游客多了,村民的腰包自然也鼓了,說到張壩溪旅游發(fā)展帶來的變化,來自龍鳳社區(qū)下街組的黃麗華深有感觸,“我們來這里務工,在家門口就能掙錢,旺季的時候一個月有2000多塊錢的收入,幸福感比以前高很多。 ”
昭武橋親水公園 宋農鎮(zhèn)供圖
據了解,去年5月,通過鎮(zhèn)政府、鎮(zhèn)人大代表的共同努力,成功引進了秀山縣張壩溪鄉(xiāng)村旅游有限公司這一市場主體,昭武橋親水公園現由“公司+集體經濟”進行統一管理運營,用實際行動踐行著“兩山論”,更好的帶動當地經濟的發(fā)展?!罢盐錁蛴H水公園目前是一個旅游旺季,我們聘用了當地村民60人左右,全年發(fā)放勞務工資50萬元,直接為當地務工村民解決創(chuàng)收3萬余元?!睆垑蜗l(xiāng)村旅游有限公司總經理盧建說。
發(fā)展至今,成效漸顯。昭武橋親水公園目前已吸引游客20余萬人次,宣講清廉文化故事60余次,帶動周邊500余名群眾增收致富,宋農鎮(zhèn)正在廉旅融合促發(fā)展的道路上邁步向前,勁吹“一路清風”。
(全媒體記者 黃思遠 通訊員 張棲銘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