秀山網訊 “離開家鄉(xiāng),顧不了家人;但是舍不得家鄉(xiāng),奔不出好漢!決定來幫扶,我就在心里下了決心,一定要把事情做好。”提起在秀山的支農工作,張斌眼里滿是信心。
工作中的張斌。
張斌是一名土生土長的山東大漢,去年11月份,他以山東德州幫扶重慶秀山農業(yè)工作組組長的身份來到秀山,他的任務,就是與14名支農人員一道,為秀山縣提供農業(yè)技術指導。在秀期間,張斌和他的工作組克服兩地差異,兢兢業(yè)業(yè),讓東西扶貧協(xié)作在農業(yè)領域結出“碩果”。
克服差異 平原專家到山區(qū)一樣能行
秀山縣地處武陵山腹地,多以山地農業(yè)為主,這讓一直生活在平原地帶的張斌倍感挑戰(zhàn),產業(yè)、種植環(huán)境、語言等方面的不同,甚至一度讓張斌產生了自己不專業(yè)的錯覺。“還好農業(yè)有很多相通的地方,我們會和當地的農業(yè)技術人員相互交流請教。聽不懂的多聽,說不通的多說,只要功夫下得深,鐵杵也能磨成針,關鍵就看你愿不愿意去下這個功夫?!睆埍笳f。
由于兩地的差異,山東的種和收都是機械化生產。秀山當地農作物的種和收,對于張斌和他的工作組來說,可能并不如秀山當地人經驗豐富。但在病蟲害防治和增產增量方面,他們也有自己的一套方法。
“現在都提倡種植有機健康的農作物,為了科學提高產量,我們帶來了一種生物酶,不用使用農藥,也能增產。目前投用了500畝,一畝增產35%—40%左右。下一步我們打算利用東西扶貧協(xié)作資金,立一個項目,免費給老百姓使用,讓產業(yè)增產的同時,也能不增加農民的負擔?!睆埍蠼榻B說。
播種新希望 “外人”變“恩人”
“我的茶葉種得好,真的十分感謝專家的幫助。真沒想到山東的專家會來到專門跑這么遠來幫助我們,他就是我們家的大恩人!”清溪場鎮(zhèn)茶葉種植大戶潘敏,時常念叨起自己的“恩人”張斌。
查看茶葉情況。
幾個月前,潘敏家的茶樹突然出現枯死的癥狀。接到求助電話后,張斌一行立即前往茶園查看,發(fā)現茶樹枯死的原因是潘敏的施肥方式不對。得知原因后,潘敏卻有了疑問:“這些專家到底專不專業(yè)哦,我種了那么多年茶葉都沒問題,怎么可能施肥方式有問題?!?
面對潘敏的質疑,張斌挖開一株枯死的茶樹,詳細為潘敏講解,并教授他正確的施肥方式。半信半疑的潘敏按照張斌所說的方法進行施肥后,果然自家的茶樹再沒有出現枯死的情況,曾經的不信任也煙消云散。
把張斌視作“恩人”的不僅僅是潘敏一人。在秀山期間,張斌和他的工作組常常翻山越嶺到各鄉(xiāng)鎮(zhèn)為農戶們解決農業(yè)上的各種“疑難雜癥”,并通過實地指導、技術服務、提供市場信息等方式為農戶們送去致富“秘籍”。
此外,張斌還積極拉動消費扶貧,積極主動和山東企業(yè)、商超對接,經常是山東、秀山兩地跑,讓啃一腿羊腳、邊城功夫紅茶、凱堡綠茶、秀山土雞等秀山產品成功走進了山東人民的生活。
教授真技術 農民變“達人”
除了實地幫農民朋友解決疑難雜癥、提供技術服務,張斌還有一件事情做的最多,那就是召開培訓會。在張斌看來,老百姓手里掌握了技術,就算幫扶工作隊以后走了,產業(yè)發(fā)展也不用愁。
開展技術培訓。
截至目前,張斌和他的工作組已培訓人數接近4000人次。包括銀花、茶葉、黃精等產業(yè)防病蟲害以及增產增量方面的培訓。還包括一些畜牧業(yè)、獸醫(yī)、植物保護類、農業(yè)產業(yè)化、經濟類培訓等方面的內容。“我們的培訓不光是單一的我說你聽,而是大家相互交流,上完課以后我們也會詢問老百姓一些需要解決的問題,并實事求是的為他們進行分析,以此來提高培訓的質量?!睆埍蟾嬖V記者,受醫(yī)療幫扶團隊的啟發(fā),他們也會把自己會的一些東西和當地的農業(yè)技術人員進行交流,把好的經驗做法留在秀山,希望這些經驗技術能夠繼續(xù)為秀山人民服務。
(全媒體記者 彭璐 方倩)